中国经内镜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组织取样及类器官培养专家共识(2024,成都)

发布日期:
2024-05-31
出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4,41(5):337-350.
摘要: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全球主要的癌症病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部分进展期肿瘤需要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或者免疫治疗。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是决定患者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肿瘤类器官可较好保留原始肿瘤的遗传学特征与生物学行为,可用于评价治疗敏感性。消化内镜对消化系统肿瘤取样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国内尚无关于经内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取样及后续相关类器官培养的共识。202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医工交叉协作组组织全国领域内权威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循证与生物实验证据,形成了内镜取样与类器官培养专家共识,以期规范各医疗机构与类器官培养平台操作。本共识包括内镜取样适应证与伦理、内镜取样、样本存储与运输和类器官培养等4个部分,共15条陈述。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lantian
2024.06.12
回复
可否推出科室指南会员啊,买一个全科室都可以学习了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有容乃大
于2024-06-12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简称中华消化病学分会,正式成立于1980年。1964年于天津召开的全国性内科会议上,一些消化病学者提议成立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然而由于随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一提议并未得到实施。14年后,张孝骞、郑芝田、江绍基和陈敏章等著名的消化病学家计划于1978年11月在杭州召开第一次全国消化病学会议期间讨论成立中华消化病学分会,于是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筹备委员会即于当时成立。 2000年,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加入了世界胃肠病学组织(OMGE)和亚太胃肠病学会(APAGE),成为这两个国际组织的成员。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很高兴能与国外同道合作,促进和推动消化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为加强与国外同道的学术交流,学会与墨尔本的Blackwell-Science Asia合作出版了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季刊)。这份杂志选择《中华消化杂志》和《胃肠病学》等杂志中学术水平高的论著翻译成英文,第一期《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已于2000年出版, 2001年起每季度出版一期。

置顶